食用菌專家 劉曉龍
今年春季我省低溫多雨,黑木耳菌包出耳整齊一致,產量較高,但耳片發黃不黑。通過對蛟河市黃松甸鎮、汪清縣天橋嶺鎮的黑木耳基地進行實地調查,找出黑木耳耳片發黃不黑的具體原因,提出預防措施和解決辦法,供菌農參考:
黑木耳耳片發黃不黑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原因:
第一,在配方中添加玉米芯粉或玉米粉,菌包發菌時溫度高,出耳時耳根變紅、耳片發黃。
第二,菌包發菌期溫度超過32℃,黑木耳菌絲細弱,產生色素的酶活性差,出耳時耳片顏色發黃。
第三,菌包發菌期溫度都在28℃以上,菌包發菌期短,菌絲積累養分少,出耳時耳片薄,過早彈射孢子(早熟或早衰),耳片發黃。
第四,黑木耳菌包在畦床上擺放過密,間距在10厘米以下,導致菌包下部出耳光照不足,耳片發黃。
第五,出耳期連雨天光照不足,導致黑木耳耳片發黃不黑。
耳片發黃不黑的預防和處理方法
第一,配方中不添加玉米芯和玉米粉,可以預防菌包出耳時黃片發生。
第二,菌包發菌期不能超量放置,床架發菌1平方米擺放菌包不超過300包,掛網發菌1平方米擺放菌包不超過500包。
第三,菌包發菌期溫度不超過28℃,最好將溫度控制在24-26℃,尤其在發菌10-25天一定要加強通風降溫,防止發菌期菌包傷熱。
第四,菌包在畦床上擺放間距要達到12-15厘米,無筋品種菌包間距12厘米,多筋品種菌包間距15厘米,預防菌包下部黑木耳發黃不黑。
第五,黑木耳耳片發黃不黑可以噴灑EM菌,按照說明書比例兌水,水溫最好在30-35℃之間,在上午6時噴灑,下午16時正常噴水即可。
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