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李玲 金明林 記者 郭小宇報道 近年來,長白縣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從農村環境“小切口”入手,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精部署、固根基,切實抓好美麗鄉村建設新方向。長白縣聚焦綠美鄉村生態建設一條主線,堅持以線帶面、層級延伸的工作思路,精心編制任務清單、項目清單、責任清單,明確具體方向和完成時限,形成“縣領導包鎮、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的環境衛生責任制,壓緊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定一項辦一項、干一件成一件。堅持從實際和農民需求出發,以補齊鄉村生態治理短板為重點,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科學謀劃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布局,每年連片建設20個先行村、40個重點村,加快打造1條以上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帶和5個重點片區,點線面結合推進鄉村片區化、組團式、帶狀型發展,推進農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推動實現農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鄉村更美麗。
重發動、強宣傳,以思想振興助推鄉村振興發展。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風貌提升工作融入農村工作日常,做到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廣泛開展駐村工作隊員“一村一座談、一戶一封信”助推村容村貌提升主題活動,有針對性地引導群眾理解、配合、支持并積極參與相關工作,讓群眾從“要我干”向“我要干”轉變,全方位提高美麗鄉村建設宣傳動員效果。深入村屯農戶、田間地頭開展宣講,向群眾面對面宣傳,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美麗鄉村建設內生動力。
強措施、保常態,改善生活環境建設宜居新家園。全覆蓋開展“一把掃帚掃出美麗庭院”系列活動,充分調動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志愿者和村民等人員力量,從村民自家小院開始,不斷向周邊區域延伸,對房前屋后、村莊道路、街巷便道、閑散空地、溝渠等區域進行全面清理,做到發現一處,清理一處,不留死角。截至目前,清理農村生活垃圾5萬余噸,清理村內溝渠30余公里,清理畜禽養殖糞污3000余噸。建立健全環境衛生保障體制機制,聚焦村內道路、安全飲水、農房改造、垃圾污水等薄弱環節,加大資金投入和建設力度,組建77支“美麗庭院”建設志愿服務隊,不定時開展村落環境衛生檢查,讓環境衛生整治常態化,掀起打造美麗家園的新熱潮,有效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補短板、固成效,鞏固農村環境凈化整治取得成果。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發動村民齊動手、共參與,持續激發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常態化開展“美麗庭院”評比活動,正向激勵村民主動落實自家村落“門前三包”責任,即做好門前道路自家包打掃,門前邊溝自家包清理,門前栽花自家包培植,自覺將村內環境衛生管理得井井有條。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用好村班子、駐村工作隊、鄉村振興專員、鄉村振興專干等鄉村基層治理隊伍,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納入村規民約,印發環境凈化倡議書,引導農民做好參與者、宣傳者、示范者和監督者,加大農村環境凈化整治宣傳力度。
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