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獸醫專家 劉清河
豬腹部、臀部、背部皮膚潮紅,起綠豆至黃豆大小連片的紅疹,此為濕疹病。而且同圈舍不分體重、日齡的豬會相繼發病。
發病原因:潮濕、高熱、賊風、陰冷、皮膚骯臟等應激條件是引發該病的外因,其內因是豬過敏性體質引發的遲發性變態反應。過敏原是某種藥物、花粉、塵埃、油漆等小分子化學物質進入機體,這些過敏原懸浮在潮濕、不流通的空氣中通過皮膚的毛孔進入體內,或者是因豬長期患消化道病病菌產生的毒素與機體特異性蛋白結合引起的變態反應,導致皮膚血管通透性增強所致。
臨床癥狀:病豬的耳、頸、腹下、臀部等處皮膚充血發紅,突現米粒大至黃豆大的、高出于皮膚表面的界限明顯的紅疙瘩或膿皰性丘疹,有的可連成一片,數量少、輕微的對豬的生理活動影響不大,嚴重的可引起豬皮膚充血、發癢,因而病豬蹭墻、煩躁不安、食欲減退、影響豬的生長。紅色疙瘩或膿皰破潰后形成黑色結痂,還會造成生長遲緩,如果皮膚破潰感染,會引起化膿,治療不及時會引起死亡造成經濟損失。
預防措施:加強日常飼養管理,搞好圈舍環境衛生,夏季圈舍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豬舍正常濕度和溫度,每間隔投放豬的頭數要適宜,不可過密,育肥豬每頭應占面積1平方米以上。日糧營養要全價,發現疾病立即治療。發現第一頭發病豬最好隔離治療。
治療方法:首先要消除病因,病豬可移出圈舍,暫時到陽光下通風,然后進行脫敏、消炎治療。病情嚴重的可肌注地塞米松,每天一次,連續兩天,同時全身噴灑2%的苯酚酒精或用地塞米松稀釋青霉素噴灑患部。個別皮膚化膿的應涂擦碘酊或紫藥水,避免皮膚感染。如發病豬數量較多肌注有困難時,可以每頭一次口服苯海拉明0.04克。
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