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獸醫專家 劉清河
養殖環境中存在大量對畜禽有致病作用病原性微生物,一旦畜禽機體抵抗力下降就會感染并發病,如果在致病微生物進入畜禽機體前接種與這種病原微生物相同的疫苗,經過7-15天,畜禽體內就會產生對抗這種病原微生物的抗體和細胞而將病原微生物殺死,畜禽就不會發病。
疫苗就是用病原性微生物或其組分、代謝產物經特殊處理所制成的用于給動物接種的生物制品。用無毒力、或弱毒力的(不能引起動物發病)病毒、細菌、支原體或寄生蟲提取物等微生物或微生物的成分作為原料,制成死的或活的菌液、毒液、組織液,裝入無菌、無毒的特定瓶中經過冷凍干燥后的固體,或不經冷凍干燥的液體。飼養人員應按一定劑量和時間給動物進行免疫接種。
用病毒做的叫疫苗,用細菌和支原體做的叫菌苗。用活微生物生產的叫活疫苗,也叫弱毒苗,還叫凍干苗。用殺死的微生物生產的叫死苗,也叫滅活苗。 疫苗中還包括用細菌毒素滅活后制作的類毒素;還有用一種或幾種微生物成分制備的亞單位苗;還有用新生物技術制作的基因工程亞單位苗、合成肽苗、基因工程活載體苗、基因缺失苗、DNA苗、抗獨特型苗。
生產時將不同疫苗或菌苗可以放在一起的稱聯苗,如二聯苗、三種苗等。有些苗可以聯在一起,有些是不能聯在一起的。用同一種病原菌的不同血清型制備的疫苗稱價苗,如二價苗、三價苗等。
根據一定地區或養殖場內不同傳染病的流行情況及疫苗特性,為特定動物群制定的疫苗接種類型、順序、次數、途徑及間隔時間而制定的一套科學合理的過程稱免疫程序。首免日齡是制定免疫程序的關鍵,它是免疫是否成功的第一步。最科學的免疫程序應確定首免日齡,其方法是測定1日齡動物的母源抗體及致敏淋巴細胞的水平。
免疫接種后的畜禽發生與接種疫苗相應的傳染病即免疫失敗。失敗原因與疫苗的質量、動物的狀態、操作失誤等有關。
疫苗接種需按免疫程序適時、適量、適度,不可一次用量過大或間隔時間過長或過短。 接種時間不是免疫越早越好,要考慮母源抗體和疫苗的特性等因素而定,也不是多種疫苗聯在一起越多越好。疫苗的作用是預防,應在動物發病前進行接種,動物正在發病、或處于潛伏期,不應再進行疫苗接種,否則會加重病情或引起發病。
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